般若心要{16下}
般若心要{16下}
力空金剛上師 開示
少事少應.多事多明
明空不二.應無所住
如如不動.任運自在
實無在者.何莫非是
空行義利.常無滲漏
「空行義利.常無滲漏」,「空行義利」,空行代表能夠於空而行一切法,就是不離空所行的微妙的殊勝行,就是等於聖人一樣,或者等於得道者一樣,乃至於眾生無不是空行者,為什麼?因為眾生都不離空而有,不離空而生活,不離空而穿衣吃飯,不離空而行止任何的舉措,都是不離空而做的。就像?山說:我在?山三十年,吃?山的飯,屙?山的屎,乃至做?山的一切事,都不離?山。這個時候,?山是代表法、代表實相、代表空、空義,我們任何事情,三界一切所辦的事情都不離空而辦事,離空是不能辦事,離空就等於人都無法存在。等於說眾生都不能離道而有,離道那就糟了!所以道不可須臾,也等於說空不可須臾離,乃至一毫毛都不離,所以事事古今不離當命。空行義利,這個義利在金剛三?經裡面,地藏菩薩裡面就有這一段,如何對眾生所行有義利呢,義利等於說以勝義之心來利益一切眾生,叫做義利。
能空行者才能有義利,否則的話都不是勝義之心,怎麼能夠利益眾生,因為都是屬於生滅之法,柏蒼之法就不能利益眾生,只是攢假的利益,幻假的利益而已,這個都是有啦!很快又失掉了,都是幻滅,都是無常。所以再怎麼樣救濟眾生,終還是離不了無常,所以應該要、必須要說法,要讓眾生了證無生忍,成就金剛不壞之體才是。「常無滲漏」,是真常,是沒有滲漏的,像虛空它會滲漏嗎?不會,我們走到哪裡,虛空都四方上下擁有著我們、保護著我們,它沒有滲漏,沒有一個地方說左邊沒有虛空、右邊沒有虛空,上下哪一個地方沒有虛空,不可能!我們四方上下都是虛空,抱著緊緊的,內外都有,都有虛空。裡面沒有虛空的話,我們嚥不下飯,吃不下飯,左右沒有虛空的話,我們人動都沒辦法動,有實物實體,塞得滿滿你怎麼能動,都是有虛空,上下四方都是虛空。你從家裡走到這裡,也是步步都是不離虛空而來,到這裡坐,等一下再從這裡步步回家,也是步步都不離虛空,剎那剎那都不離虛空,所以這個就沒有滲漏的。我們這個水,因為水還是有相的東西,還是會有滲漏,下大雨或者漏水怎麼,就滲漏,但虛空它不會滲漏,虛空它是一個像弧形的一個大護罩一樣,大透明護罩一樣,把我們緊緊的護著,但是它永遠不會閉塞我們,我們呼吸也自在、行動也自在、生活也自在,可以活在這個虛空裡面,不受干擾。但,假如是一個高壓手段的官人監視著你就糟糕,這個就不自在。
虛空無心,虛空也不會干擾你,虛空雖然整體是跟你在一起,但是它沒有一點我相在,沒有一點我的意念在,沒有一點我該給你怎麼樣的意念在,所以它隨恣意,你們怎麼生活都可以,怎麼樣行為都可以,它都是永遠護著你,而沒有一點功德相、也沒有一點福德相,沒有一點我是保護你的心念相,都沒。這個就像我們的佛性,永遠護著我們,我們不知道有佛性在護著我們,就像我們天天跟虛空在一起,不覺得虛空可貴,天天有虛空整個內外護著我們,我們都不知道有虛空這個東西在,看不到,肉眼看不到,但是能感受到,佛性也是一樣,因為你有修持力量,所以你感受到。呂祖有沒有,他的俗名叫呂巖,我們現在都叫做呂仙祖。他起初因為老是要去考進士,居然都考不上,三次都考不上,後來心裡就想,功名富貴如浮雲,倒不如修道去吧!正好走著走著酒樓中遇到鍾離權仙人,就授給他長生訣,可以修成長生不老,後來也就這樣子去修學,學了以後沒多久就已經證得,好像是金仙位什麼的。後來經過武昌黃龍山,看到山上都是紫雲普照,五色彩雲,尤其紫色的雲彩曝露於山頂,心裡想莫非這裡面有異人,有高人在這裡,那麼就慢慢爬上去看,一看果然有一個梵剎,剛好黃龍禪師在上法堂說法,和兩位禪師,那個時候他偷偷去聽看他說什麼,黃龍禪師遠遠就看到,他知道這是呂巖真人,就故意發出聲音來:此中有竊法者。竊聽法者,我這裡有偷法的人在這!他就毅然跑出來,識破了比較快,跑出來說:如何一粒粟米藏世界?本來這是禪米,一粒粟米藏世界;半升鐺內煮山川,半升的鐺,鐺是煉丹爐的鐺,像鍋一樣,山川都能夠半升鐺內煮,一粒粟米可以藏世界,像我們說一個粟子、一粒麥、一個芥子藏須彌山,一樣的道理。
「一粒粟米藏世界,半升鐺內煮山川」,這個是什麼意思?考驗黃龍禪師。黃龍禪師就說:這守屍鬼。他說他千年不死鬼,這守屍鬼,意思就是輕視他這個法並不高明。呂祖就說:怎奈我囊中有長生不老藥,我不會做鬼的,我可以得長生不老。黃龍禪師就說:假使經過八萬大劫,還是落空亡。還是墮落下來,再怎麼長生不老也是活不了這麼久。呂祖聽到覺得有道理,但是還是要試試黃龍禪師他的德行,將他後面裝的劍,用心念力量,七星劍就要斬黃龍禪師的頭,目的是為了(嚇),對,嚇一下,威脅之,不是說他輕視他的仙法。但是那支劍在黃龍禪師前面,怎麼靠都靠不過去,到那裡一直轉,也沒辦法收回來,自己覺得不好意思,在大德之前獻醜,就頂禮拜了黃龍禪師,禮拜的時候請上師威神力幫我指點,請示指點。黃龍禪師就說: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,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?他這麼說,呂祖就開悟。為什麼?他說,就是守屍鬼,他這樣說過,就變成這個微妙的法語,這個期間是在於一個執著和不執著而已,執著這個原意和不執著原意,所以他可以用他所了解的這句話,來讓他會入無生忍,就在這一句話裡面,當下入無生的境界,因為他在前也是修得很好,一日清閒自在身,我一日清閒就是自在外的身,六神和合就是報平安,六神就是四方上下之氣能夠聚集在一起,六神結丹體化成真人,我就永遠平安無事,可以三界中自在無礙,所以說六神和合報平安。
他還說「丹田有寶休尋道」,說我丹田裡面有聚集九轉還丹之氣,我可以不必再找其他的道聞法了,已經最菁華的,我已經得到了,所以最高的仙法千千之法,我都全部都凝聚在我的丹田裡頭,那麼出神入化,現這樣的法身;還說「對境無心休問禪」,對境我都無心,不會起心動念,我對境界,對一切境界不會起心動念,休問禪,用不著去問這個禪。這個到底是什麼,要能夠修身,你想不想?意思就是說,我已經到極致、到巔峰了,所以說修到這個境界,「丹田有寶休尋道,對境無心莫問禪」,不用再提這個禪的問題,不用再問禪。這個已經達到無生境界,就是說他有辦法對境無心,好像臥輪禪師一樣,對境無心,不會起念就對了,臥輪禪師也是,「臥輪有伎倆,能滅百思想,對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長」。對境心不起,不起念,跟這個一樣,對境無心,休莫問禪,這個道理一樣。但是他尚未進化到更高的層次,由無心能夠轉於大用,現前的大用現前,不是成空住寂而已,要能夠幻化自在,要能夠運心自在,要能夠顯現妙假自在。這個是我們修法,就是說我們可以能夠在這個幻化空生裡能夠利益眾生,又能夠在這個水月道場裡面作佛事,這個意思就是說,能運用空妙之相來利益眾生,而不只是成空住寂的無念而已,或者是寧心入境,不對境起心,只是這樣,這是一個單方面落入空見的外道言,或者落入於只是知道止的一面,而不知道觀的一面,只知道寂滅的一面,而不知道照,能照的一面,要能夠寂照自在,止觀雙運,這個才微妙圓滿。
所以當他說一粒粟種能夠藏世界,如何才是這樣提示,同樣一句話,他說過,他再重複他的話,裡頭展現說,同於一個語言,體悟無生境界和體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生這個妙心的自在力,能夠同樣在一個語言上,悟境不同,他以這樣提,他就忽然了悟。就像有的禪師,你問如何是如來藏,居士們說一中聚無量,無量藏於一,他也會是這樣學解、學知見。祖師又說,這個是私人吐,私人口吐,意思就是墮入人家的巢窠,可以領悟,所以說不然禪師該是如何才對,祖師就說,你問我,不曾問我,如何是如來藏,就跟他對答,對答什麼語,一中入無量,無量入於一,說一樣的法,他隨即就開悟。這句話本來是問的人,起先答的就是這一句話,祖師不肯答,不印證他,不認可他,但是他同樣是答這一句話,為什麼祖師答就可以,問的人答這一句話就不是,裡面的文章就在於悟不悟。同樣是一句話,能悟跟不能悟,不能悟的時候就是鸚鵡學語,你悟的時候,實際心地的印證出來了,所以由自性湧現,就不一樣。所以他一樣是一粒粟中,這樣一下子隨時開悟的時候,他就垂吟一個偈語,棄卻瓢囊,瓢囊就是葫蘆裝著,葫蘆裡面有裝藥丹,仙丹,棄卻瓢囊擊碎琴,一個琴,琴聲一直響,五音可以呼風喚雨,能夠伏魔種種,我們說現在這個瓢囊也不要了,琴也不用了,「棄卻瓢囊擊碎琴」,意思就是摔掉了,不用了。
「從今不戀汞中金」,從今以後我不再戀慕汞中金。汞中金是道家語,「抽乾煉汞」,「抽乾填汞」,抽乾就是打坐的時候以火,智慧火力,抽這個腎臟裡面的真水,讓它上升,填到離宮,離中虛、坎中滿,將坎裝滿真汞,填到離宮腦海,離中虛,虛把它填實就變成乾,純乾,純乾就是純陽之氣,變成純陽之氣,還其本來面目意識,上面離,離中間有陰,兩點為陰,就跑到下面的腎臟,腎臟就變成坤,坤六斷乾三連,就是還其乾坤,還其乾坤本位,意思就是脫胎換骨,仙真變成純陽之氣,他的道號才叫做「純陽」。乾,純陽之氣,都是三橫都是陽氣。因為他修行,他太太死後,圓寂後他就自己一個單身,叫做洞賓,洞中之賓,也是因為剩自己一個人修,叫做純陽,沒有女生。這個時候就說「棄卻瓢囊擊碎琴,如今不戀汞中金」,就是說不再迷戀於錯念之道、假念之道。
「自從親近吾師後」,就是說自從我親近吾師之後,吾師就是黃龍祖師,「始知從前錯用心」,想他從前都是錯用心,都是屬於有為法,現在才知道我的身以虛空為定,以法界的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,六大為偽丹,用偽丹為藥材,凝聚於法界心中,練成太虛不壞之金剛身,身已經擴展到虛空法界,沒有這一條色身,這個相而已。就是說我們修法也是一樣,從有為法而入無為,你從有漏不滲,變成無漏不滲,需要相當時間去磨練智慧瑜伽。身瑜伽就是說色身的變化,圓滿次第法,修到蘊身的瑜伽,全身都可以有這個變化力,我們現在都是智慧瑜伽,就是說解,解中之瑜伽,沒有證之瑜伽。所以現在的人差古時候的人差得太遠,現在最多就是說大開圓解,或是說對宗門的語錄有一些領悟,但是如果沒開悟,隱隱約約還是沒完全透解,知見都還沒有完全圓證,何況我們實修的境界,當然如果像度輪禪師,他雖然還沒開悟,還沒經過六祖大師給他開悟,他修行修得很厲害,在冬天大雪天,下得滿山都是,他坐在那裡周圍都融化沒有雪,已經力量相當大。就好像六祖大師那麼樣微妙不可思議,現在的一代一代不如往昔,當然成就的還是一定有,只是我們凡夫福德小,功德也微薄,善根也微薄,我們好像找不到真實大善知識,給我們提攜,給我們磨練,所以只有在僅有的一些知見上去摸索、了解而已。
在知見上,真的能夠,像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,沒有任何的攀爬,任何的依仗,那個時候獨立不群,獨立不受一切的一味,不受一味,不著有、不著無、不著中、不著一切處,所展現的獨立自在的本體,就能夠會入偈語的本意,之後我們的心就比較不會走叉路,才不會覺得說背道而馳。沒有滲漏,這個無縫寶塔,好像進去無縫寶塔,沒有縫隙的寶塔裡面,了無滲漏,這個無滲漏可比說從起來,睡眠一起的時候,就馬上要進入無生法界的境界。一直到我們睡眠的時候,入日光三昧,反正行住坐臥在中間,跟人說話也要不離三昧境界,如密宗有的觀舌頭,這個「覽」字母,那麼說種種世間話則變成法語,變成真言語。修法就是要時時刻刻不離禪境,不離無滲漏的本不生這個法界,這樣跟任何人接觸的都是你的自性中顯現的,所以就不會有罣礙,漢來就漢現,胡來就胡現,等於說漢來也現漢的如來,胡來也胡現如來,男相就是男菩薩,女相女菩薩,整體都是一切眾生,都是本尊之體,這個時候就沒有間斷相。有見也如是,無見也如是,見也是本體,無見也不離本體,一切動態、一切靜態都不離本體,遠遠近近,遠近一切所緣起的,都是無生的法界,都是沒有差別境、般若境、無生境,所以悟了就處處都是本來面目,處處都是本體,也等於說處處都是見如來,無生法界就是如來的法性本體,這樣就叫做「無滲漏」。會滲漏就是因為我們的習氣煩惱,無始劫來,無明煩惱見思惑、塵沙惑,就像人發呆,想別的東西,緣想對這些客塵煩惱,或是過去世的事情,或是八識田中緣生的獨頭意識,去的時候,忽然在那一瞬間、一剎那間,或是在一個須臾間,心就跑到別的地方去。其實若虛妄心跑到別的地方,你的佛性依然不動,只是幻化的妄心,就像虛空的雲影一樣,暫時跑到別的地方,但是你的虛空依然不動,你的佛性依然不動。所以就要慢慢調伏回來,慢慢把它收歸本體、收歸本面,其實不用收,你只要當體知道它是空,就馬上在當處就幻化成真如的本體了,有生滅的妄念的體性,馬上一照就回歸自性、回歸無我、回歸真如,這個時候其實收也不用收,就是照見諸法空的時候,照見諸相空、諸心念空的時候,當下就馬上變成真的,變成真如之體、正念之體。
點鐵成金,這樣一點,怎麼樣點就是觀空,馬上就點,這樣子就可以,所以我們看種種法,它有識、它有有、它有種種相,種種相的當體,都要了解一一相皆空,一一法皆空,一一緣起皆空,點線面無不空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也無不空,行止皆空、動態皆空、靜態也空、煩惱也空、菩提也空、生滅也空,金剛之體當然也是空,這樣的話就沒有滲漏,處處都跟空相應,這個也叫做實相念佛,念金剛不壞的實相如來,時時刻刻都與實相如來泯合一體,這也可以叫做自性彌陀。當然因為我們容易起妄念,容易忽然被妄念所迷失,所以我們要藉著佛號來纏住它,來挽住它,念佛的力量或是持咒的力量,六字大明的力量,也等於藉著佛力,佛的願力、加持力,祖師的灌頂護念力,跟自己的真如緣起力,跟自己實相的參證力融合在一起,就容易回歸本位。左思左會、右思右會、中思中會、上思上會、下思下會,一切處思一切處會,少中煩惱。少中也會,多事中也是多會,都沒有罣礙。就這樣,這個是學佛,我們說這裏敲要想,那裡敲要想,到處敲都想,這是空空空,處處都是空,一點就空,(好比) 戲劇神仙家庭,一點你就變成仙子,一點就變成法力,我們一樣。所以佛的實相法界,一點一點,馬上都變成佛法界,通體無二的佛法界,就這樣子。
{般若心要16 完結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