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珍本俱(下)
家珍本俱(下)
我們常說禪味十足處處皆有。這是需要我們去深思惟的,要去領悟這種境界,去悟了云何離言語相,而體悟真常境界。體悟為什麼「默然」能契入佛性?體悟為什麼「無有問答相」能契入佛性?能契入「西來意」?能契入「少室的心源」?這是我們要去參悟的。
因為當我們處於般若的頂峰時,就有很多的知見在這邊打旋,很多般若智慧的微妙名相,在此時都會立出來,一直立出來,說這時候是如此,說那時候又是如此等等,諸如此類的百八名相,彷彿是一種骨牌效應,起連鎖反應。一個說有,一個就說無;一個說非有非無,一個就說亦有亦無;就這樣似乎沒完沒了,一百零八句不斷辯下去,這就是起無謂的對立聯想作用。
那麼,我們就是要在每一種法當中,當下讓你絕斷語言相、絕斷心緣相、絕斷思量相,要能馬上在當體就直接了當契入,不用再加以說明,不用再加以如何的認定、怎麼樣的認為、如何的主張。因為一有所主張,那即是錯!所謂的「擬思即差」、「擬議即乖」、「動念即錯」就是這個道理。當然你若開悟了,「擬議動念皆佛性,分別主張總妙心」。活潑自在,豈有罣礙。
這就好像從前時候,當信士來布施打齋作供養,祖師在吃飯時便說:你若是開口吃飯,就無法報答施主恩,若閉口不吃飯,又枉費施主發心前來供養的這一番辛勞,剝奪了眾生植福田的善因。所以開口吃飯也不是、閉口不吃也不是,到底如何吃這齋飯?
不知滋味也不對、知滋味也不對,若知道這個齋飯的美味,那就犯了凡夫的境界,屬於無常的境界、世俗的境界,那就無法報施主恩!若是不知滋味,那枉費施主用心準備的佳肴美齋,令施主白費苦心,既然施主準備了佳肴來齋僧供養,那怎可不知滋味!不知則不能報答施主恩,知味則又落入世間凡心。所以知也不是,不知也不是!吃也不是、不吃也不是、放著也不是,那要怎麼吃?這就是要我們去「參」!
當祖師如此說後,有一位僧人,就想把他所體悟的,認為他自己有一點醒悟的境界,要向祖師陳說,一進去要向祖師說,便被祖師打出來,又進去還沒開口,又被打住。祖師說:不如此,你未在!這個僧人一而再,再而三,總被祖師說:你未在!便打他出去。直到第五次,又進去,當祖師要打他時,僧人便一手托住棒子,說:這回打不得!祖師說:怎麼打不得?僧人回答:我不犯過!祖師又問:如何不犯過?僧人答:我無開口吃,亦無閉口吃,犯過犯在那裡?祖師說:直叫你不開口吃,也不閉口吃,也犯祖師門規,三十棒!又將僧人打出去。
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祖師公案,如果能從這裡慢慢體會出,有所領悟,那表示對真正的心法,有一個入處。其實,家珍本來是人人俱足的,只是很多人還沒有「頓脫漆桶」,所以要自己慢慢地去體悟,時常去淨慮、淨思惟。久而久之,自然有一天就會頓脫漆桶,無明的情況自然能打破。
屆時,自己自然由心會然而笑,那表示自己對心法,已經有一個入處了。從前也有煮飯的火頭軍,在煮飯炒菜時,看到身旁的大鼎中滾沸,呼呼而響,聽到這個聲音就開悟了。所以一切的境界,都可能使我們擁有一種開悟的機會,這也表示說,物物同彰如來的法性體,只要好好去思惟,自然能有如此境界顯現。
但是,於思惟中,不要作思惟想,因為要離思量境。參不要著參想,物不要有物想,擬也不要作擬想,凡事一切不要做一切想,也不要作不一切想。當然,若是一味地去否認,也不對!一切本然清淨,你要否認它什麼!一切本來是菩提,你要否認它什麼!法法皆是,物物全彰如來相,你要否認它什麼!
但是,若你要認定它又不對了!我們常說「道」在什麼什麼的、說「道」是如何如何,譬如說是:「道」在牛糞。難道牛糞真的是道嗎?若說牛糞是道,那諸佛成佛時,難道諸佛是牛糞嗎?那為什麼祖師會說:牛糞也是道、石頭也是道、一切法都是道、蠢動含靈也不離道!
其實,物物都全彰如來智慧德相。所以在這方面,學佛修行的人,要多參就參究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。要以如喪考妣般的心去參究,如喪考妣的意思,就是心無旁騖,如同喪父喪母般,一切享樂及其他事都不想了,只是一心去懷想追憶父母之恩的樣子。
要修這個法,也要抱著像如此般的心情,非得開悟不可!非得把我們真正的心,體悟出來不可!日日時時,念茲在茲,沒有間斷,不停的鑽研,一直一直鑽。當有一天,就好像蒼蠅般在門窗上鑽,想要衝出去,一直的鑽動,鑽到鑽不過去時,回頭就是了!就像螞蟻鑽進牛角中,彎彎曲曲,不斷向前鑽,愈鑽愈小,鑽到了最後的牛角尖,無路可走時,猛一回頭!豁然開朗!
演若失心覓失頭‧向外馳求愈不獲
豁然打醒碰自首‧曾不失故今非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