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默然
﹝唐卡--綠度母﹞
聖默然
上師開示錄
問:「比丘集坐,當行二事,一曰說法,二曰默然。」
其實兩者在本質上是不是都一樣?
答:「比丘 說法 聖默然」
諸法無自性 本離言說相 為利有情故 方便為宣說
若因緣已散 當自密修持 語默本一體 亦以無說說
諸法恆不生 動靜常一如 能觀諸行要 隨緣說非說
諸法本來就無有自性可得,因為一切法離言說相,離心緣相,離思量相,所以本來不必用語言來說法,以一切現量境界,就可以示現這個佛陀的密祕實相法界。像我舉斧啊,或橫眉豎眼啊,或是投蒲團,或者是喫茶去啊,用這些動作來示現佛法,就已經夠了,不須再用語言表達。但是眾生不了解佛法的密意,所以雖然用種種的動作表示,他也不了解。所以只好方便用語言來詮釋它。這就變成有種種的說法相,來示現種種的法輪。眾生有種種心,所以說種種法,讓眾生沒有對峙,能循言入義,聞法心開意解,所以為了方便宣說的關係,就有說法的必要了。
有時候,說法的時間已經過了,觀眾聽眾也已經散了,那個時候是自己的時間。在這個時間就自己保持聖默然,以禪定力,或者楞伽定力好好來自己奉持。這個時候也可以保持些氣力吧!也可以反觀自性,永遠如是不動。
這個時候也因為說,而說相本空,語言相本空,所以倒不如在這個時候不必說,現前一切都是,目睹皆真。到處都是黃花翠竹,到處都是般若法身;一切即廣長舌相,一切法都是佛法。所以本來都是平等一如,所觀皆是現量妙境,根本不假思維,不必擬議,當下即是,所以這個時候大可默然。其實默然也沒有默然之相,說法也沒有說法之相。因為說法之相也空,能說所說皆空,也等於默然。
默然的時候沒有能默所默,一切默相也了不可得。所以雖默然,實際上說法之相也是源源不斷,遍滿法界。所以這個境界就是一個空,一個有的同時詮釋。有的時候是緣生,幻現緣生,緣生就有說法相。幻現緣生當體是空,無自性,就是聖默然,其實本來都是一體的。
以說說已滅,未說說未生;正說亦無住,念念常寂滅。
如鳥學人語,語實無義思;是故說無說,語默不可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