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覺心要{22}
圓覺心要
{22}
力空金剛上師 開示
欲入寶山須探路.正路無障是歸途
舉足下足步步到.一迷方所變城池
「欲入寶山須探路」,這代表說你想要得一個好的歸宿,得一個好的結果,甚至你要成就某某聖果,或者成就佛道,必須要先探路,那個路怎麼走,要怎麼樣去做,才能快速到達,又沒有障礙,又沒有匪徒搶劫,又能夠一了百了,又能夠安全到達。這個路是光明之路,或黑暗之路,都要先打探清楚。等於說學佛要問真,不問真雖慧不能了,道也是在於善知識的啟發,跟自己努力去參究,否則的話,道也是沒辦法去體認,道既然不明,那你所走的路一定是分岔,一定是走到旁門去了。所以學佛要探路,就是先要問道,問道也是聞道,聞道你才能夠解道,解道你才能行道,行道你才能證道,所以要先能夠打探清楚,就是要能夠先有聞法的力量。聞法必須要有信心,而信心是因為了解,你的信心才會加強,不了解的話,叫你有信心你一定也沒辦法,因為所問的人,是不是真正的過來人,是不是真正是個教下的明師,否則的話,一盲引眾盲,引引入火坑。你所問道的人,若也是糊塗的人,或沒有真正走過的人,或是沒有證量的人,或是沒有正知見的人,他具足邪見,或者是根本不是正知見,不理解佛法的人,那你問了他,等於問盲人一樣,牽引你一定會走岔路,會越走越遠,南轅北轍。所以問道於真正的修學者、善知識這是很重要。得了真正的探路的圖,那麼你循著這個路途去走,就能入寶山,能夠得到你所需要的,證得你所要證得的佛果,所以要入寶山,需要先探路。
「正路無障是歸途」,假如屬於正路,沒有障礙,沒有土石流,沒有山崩阻壞,沒有其他的障難發生的話,你就趕快坐著車去,或者跑去,或者坐飛機各隨你所修的法,趕快登上去,這樣總有好的歸途。
「舉足下足步步到」,當你發心進取佛法,進取菩提妙心,要能夠真正到寶所的話,那你必須要腳踏實地,步步蓮花,不能隨便踏錯一步。你踏錯一步,就把正知見視若無睹一樣,該看的你不看,該做示範、示導的你不照示導,那這個導引圖就不對了。所學的經法、道法一定是有差錯。像鴦掘摩羅拜外道為師,這個外道師叫他要殺一千個人頭,串起來做人頭鬘,然後說這樣才能成就聖道,所以邪知邪見有些很迷人,也能使人走岔路,像鴦掘摩羅那麼聰明都還會被誤導,何況我們一般人,尤其末法時期太多了。這些道德的價值顛倒了,是非也顛倒了,邪正也顛倒了,該對的說是錯的,該錯的說是對的,整個社會都是顛顛倒倒,所以人真是莫知所歸。所以在修行的路上,實在充滿很多陷阱,到處都有,引人走岔路的危險,像是金光黨一樣,處處都有他所佈的樁腳,一不小心,他們一配合起來,一搭檔就把你騙去了。即使是政治,有時候也會如此,所以我們要循著正規去走,才能夠走到真正的歸途,真正了生脫死,才能夠安抵彼岸。所以舉足下足,步步都不能走錯,都要有步步到彼岸的準備,路線都不能有差異。而其實所謂的步步到,是因為我們舉足下足不離道,我們學佛法,處處踏的都是實際理地,步步都是蓮花,出泥不染的法界,處處都是即事即理的法界,所以每一步,都是不離寶山,這樣的話,才能夠真正的見道。所跨的步,可以說是步步都是如來家,到處都是彼岸的種性,不會有差異,不會差殊。
「一迷方所變城池」,我們假如說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,比如說像登山者,黑雲靄靄,四方都是迷迷濛濛,雲霧迷漫,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了,沒有指南針,沒有手機,或者說對東西南北所有的生物的現象都沒辦法去理解,又沒有很好的嚮導,那就會迷山迷路,一迷山一迷路,走東以為西,走西以為東,走南以為北,走北以為東,東西南北,一慌就把方向都搞混了。所以你走來走去走不到,像鬼打牆一樣,或者走在原處,或者走的更遠、更深,更麻煩,要回去反而越走越遠。如果下起大雨,又吹起風暴,土石流,那更危險!又沒糧食,飢餓受凍,奄奄一息都快沒命了。修行者也是一樣,爭取時間,路要正,風險要少,真正能夠避除魔障力量的干擾,要有般若的正智慧來照亮自己的心,什麼都要有正途,八正道的指針,給你做為嚮導,讓你福慧雙修,好好的不離菩提心而走,菩提心就是正確的方向,一點都不亂,這樣的話你才能夠真正到彼岸。
{圓覺心要22 完結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