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覺心要{12}下
圓覺心要
{12}下
力空金剛上師 開示
文字音聲無所指.如彼真言離言思
善將諸法會性空.任運自在悉圓融
「善將諸法會性空」,只要能把一切法會入空義,「會」就是體會,或者導回自性本空。這樣的話,才能夠在諸法上知道皆是佛法,在一切法上,知道一切都是如來法,如來法則非如來法是名如來法,以如來法是如如而來,是無所來,顯現的法也是緣生無自性,所以任何法現前,即無所現,因為所現如幻而已,阿彌陀佛。我們知道諸法空義,了解這樣的時候,就是「露骨真」,像一棵樹木已經落葉歸根,只有一個全體的骨幹顯現真實的一面。而這些虛法的執著,虛法的文章,虛法的造作,虛法所安立的各種名號,這些了不可得,都是空所現的,所以雖現,實不可得。所以要依一切法,要會入空門、會入無自性、會入本不可得、會入常寂滅。不管怎麼樣多,怎麼樣現前,怎麼樣遍佈法界原現的一切法,都要從諸法中去認識它、照見它寂滅相,照見它無生相,照見它不生不滅的相,就是於現量中不做種種的解說、分別、執著,這個時候就是顯現它本體的時候,用不著在上面再去做種種的摸索,或者是疑慮,或者是點撥,或者是做種種的註腳解說。這就是還歸自然,還歸法爾如是,還歸一切法本來明明白白,本來清清淨淨,這個境界就是讓我們不要多事,不要再自己執著煩惱,庸人自擾,一切好好的還原完完全全的清淨自性,不要把它裝飾的不像本來面目了。
「任運自在悉圓融」,就是說學法、不學法,一切現前的境界,當體都是自自在在。圓融就是圓通,互相都可以融會貫通,舉一法悉一切法也如是,舉一相如是,一切相皆如是,真正是一味三昧,平等無二,所以法法如是,沒有別境可得,相相如是,只有歸於無二的自性,也是實相理地沒有二法可得,真如境內,唯此一心,別無他法。這是讓我們知道,修持者假如能夠觀照自性菩提心,那麼一切無不是菩提心所現的影子,而影子一一皆是實體,本面所呈,所以一一幻相形成的一切法,一一寂滅,一一無我,一一不生,一一是現圓,一一皆是自性菩提心,沒有別的。
「文字音聲無所指,如彼真言離言思」,你不要認為這個是合掌或者拍掌打出聲,這個也不叫聲,也不叫拍掌,一落入拍掌就錯了,一落入這個就叫聲,也錯了,叫非拍掌、非聲也錯了,這個不是第二性,不是第二月的解說。所以假如說在拍掌上面,你們就做種種解,種種解就好比是你們在白紙上隨便畫的,你畫什麼都不是本來的面目,都是你們自己想的。所以要知道這個白紙,你就不要再去加以塗抹,一塗抹,要知道塗抹的當體也是空,所以也不要再去作念說可或者不可,好還是不好,它沒有好,也沒有不好,非善非惡,了無自性。所以本性把守不住的時候,就變成落入二、落入三,落入分別,落入思惟,落入解說境,落入比量境,這個時候在比量境上也空,分別上也空,思量上也空,種種對治上也空,種種百八名相的說詞也空。所以你開悟的時候,本體固然也空,你第二念、第三念,乃至無量念,都無所謂,都空,所以你只要一開悟,法法歸元,一切法都隨著你了不可得,同時都是會歸自性。所以千門萬戶都有一個通義,假如這樣不了解的話,生死門到處都開著,隨時都會讓人落陷阱。我們很容易對境起心,我們學佛法,也要讀經,從經上去取得義,了解是什麼意思,這個是怎樣的理性上的詮釋,但了解過頭了,就往往很容易所謂的依他起性,依他作解,依經作解,就變成三世佛冤,因為都是把本來大好的清淨法界,落入於生死見,落入於分別見,落入於有所思、有所念、有所分別、有所欣厭、有所染污,有所謂的清淨,用於去把認為染污的要伏遷它,殲除它。因為已然現前的,在第一念沒有會入無生法界的話,第二念、第三念仍可以,這個無自性的本體,仍可以會入,佛法再怎麼樣的境界,都隨時可以立地成佛,隨時都可以反掌之間就會歸自性,隨時都可以點鐵成金,隨時都可以會歸無生法界。所以再怎麼樣的這個立足點,你在諸天的立足點也罷,人間的立足點也罷,畜生道的立足點,餓鬼道的立足點,乃至地獄道的立足點,任何一切眾生的立足點,隨他所在之處,馬上會歸自性。比如說大家聽佛說法,忽然都開悟,馬上都能夠會歸解脫的佛性,都能會入解脫門,同時在這個剎那間,都能夠會入,這就是一悟的時候,千門萬戶都會歸自性之門,而閉塞生死之門。其實生死之門本空,輪迴之相也本空,繫縛之門也本空,著相之門也本空,執著之門也本空,夢影之門當然本空。而實相之門本現前,解脫之門本現前,無生法界之門本現前,一切法無我之門本現前,解脫自在之門本現前,無漏之器,一切沒有滲漏,沒有一法能滲漏入生死界,沒有一法能滲漏入煩惱界,沒有一法滲漏入世間的執著界,這是無漏的本體,是遍一切處無漏,遍法界無漏,遍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無漏。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無漏,沒一法會落入生死,會落入生死都是我們妄想執著的,無明所現的,幻化所起的,自己計度所生的,自己分別所生,這是我們自己的誤會,我們自己的妄取。所以說本來是好好的,本來是無漏的,本來是金剛的三昧體,本來是常住於解脫法界,本來是常住於彼岸的,偏偏自己做夢,離了彼岸,到生死岸做夢。這個有漏,其實本無漏,在夢中做種種認為是怎麼樣,其實都不怎麼樣,因為法法皆歸無法可得的無漏界,相相皆歸無所相的境界,能夠這樣去理解的話,就能夠符合這一偈語的詮釋。法法都是圓融,都是任運自在,沒有一法不是任運自在。任運就是任其本來面目,所有一切緣起的當下,都是自在無礙的圓融法界,個個都是無生法界的本體。所以雖生,實無所生,就好像電影一樣,在表演的時候一直喧擾,片子一直轉的時候,影像就活動起來,活靈活現,其實你把電影的片子拉出來一看,片片都是寂滅,片片無聲,片片無我,片片不動,所以它的動相,動作之相實不可得,動作的意指也不可得,動作的所有表態也本不可得。在動的當處,要觀它了不可得,一一的這個片段,一一的剎那剎那,它的每一個片段都是寂滅的,片片皆寂滅,法法不相到,心心不相寂,行行無自性,行行不自立,法法不自說,等於說一切都是寂滅的。像現在有聽障的人,或者啞巴,他們在互相表達事情,就用這個手勢表達。好像我們台灣有台灣的手勢表達,國外有國外的手勢表達,或者是每一個特別的國度,有他們特殊的表達,有些是大同小異,但是各有他們的表達方式。所以有時候能通一個,也不一定能通一切,但是所有這樣的舉動,明眼人,沒有學過他們的手語,根本就聽不懂、看不懂,所以他比手劃腳老半天,我們都沒辦法知道他究竟要說的是什麼。你就用這個心態,就是在這個手勢上,先不要生心動念,說這個是表示什麼,要從現量境去悟入這個根本智,悟入無生智,然後才知道一切法是空裡無自性所顯的。而得這個空義有什麼好處呢?就是說在任何的舉動上,任何的原影上,不要隨它轉,不要隨它動,不要隨它起舞,這個時候心才能夠如如不動,才能夠遠離色聲香味觸法的一切舉動相,一切行為相,一切的活動相,不隨它轉,才有定力。有定力以後,又能夠隨一切法轉,這叫「空中轉法法自在」,假如你是有中轉法就不自在。空裡轉法,法法皆空,所以法法皆自在,這個時候行菩薩道,能於空而得自在力,又於有而顯現利生力,顯現緣生力。緣生力也能自在,為什麼?因為所有的緣生力也不離空故,所以空是圓融自在的空,是能起大用的空,能夠攝受眾生的空,能夠普度眾生的空,所以叫做度盡眾生。度盡眾生就是俱足一切利生方便,實無所度,是還歸自性本空的意思,讓你的空義成就來度一切眾生也入於空義。入於空義的意思就是斷漏,斷煩惱漏、斷生死漏的無生法忍,證得阿鞞跋致,這個是一個修持當中俱足空的根本智,然後能成就大種智跟後得智,都是由這個空所顯的。然後每一種有的表現,每一種法的表現都不離自性,這個叫做根的表現,有根的表現有什麼好處?就是你跟任何的眾生打交道,跟眾生混在一起,跟眾生同流合污,都能夠不隨他轉,不隨法轉,不隨生滅轉,不隨一切所謂的輪迴苦轉。因為有空的總持力,有空的駕馭力,就像開車一樣,你的「有」都能夠跟「空」保持距離,就能夠不會碰撞到左邊、右邊、中間,不著於有、不著於無,也不著於中,不著於前後一切法,上下十方一切法都不執著,這時候你就能夠駕馭自在。空就駕馭自在,好像在什麼地方都能夠不即不離,不離就能夠成一切法,利益界生,不離是和光同塵;不即就是能夠脫黏解縛,能夠離一切眾生的纏擾相、執著相,乃至隨它輪迴,有輪迴相,都能夠解脫出來,這是不即不離微妙的修法。因為不即,所以跟眾生都能夠在修法當中入於一真法界,得解脫離;不離也能夠行菩薩道,和光同塵,跟一切眾生打成一片,能去攝度眾生,四攝饒益眾生,具有不犯一切法的律儀,律戒,空的律儀戒,也能夠饒益眾生,以有的一面,慈悲的一面來攝度眾生,這是本偈語的本義。我們其實做這樣的語言來解說,再怎麼解說,到最高的關頭,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,不要有依偎,不要依著解說來明白它,不要依著語言來明白它,不要依著種種動作來明白它,不要依著種種的法或非法來理解它,要怎麼樣理解它,想一想。其實想則難入,不想也難入,要入這個境界,實無所入,亦無不入,能夠在這個地方忽然契入的話,就可喜可賀,阿彌陀佛。
{圓覺心要12 完結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