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明心見性
﹝唐卡--文殊菩薩﹞
如何明心見性?
上師開示錄
請問上師:昔有善星比丘誦十二部經,猶不免輪迴,只因不見性。要見性即是見心,此心無始劫來,未曾有生死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來不去,無男女無老少相,也無聖凡無因果;此心又有如虛空,捉不得、取不得、捨不得。請問上師,要如何明心見性?
答:自性本空的空義,當然是如虛空一樣。你要找虛空當然找不到,但你不找虛空的時候,虛空本來就現前,到處都是,自性也是一樣。你要找自性,就有如要找水果一樣,把水果樹的枝幹劈開解剖,片片解析,也找不到水果的蹤影,但時機因緣一到,自會長出水果。自性是非實非虛的,因為非實,所以不可以用世間有為心去探討、去思維、去想像、去擬思,因為自性非擬思可得,非造作、非語言相、非心緣相、非思量相,所以再怎麼樣的去揣測,都不是它的本來面目。
然自性是無處不在、無所不在的。它可在任何的談話裡,在一切現前的境界裡。現前任何的聲音,任何的作為,任何的舉動也好,都能表現出本來的面目,表現出大機大用。
我們的法性本體,本來是常住不動,但是它能隨緣自在顯現,隨緣普現在一切處、一切法。既然如此,自然能在六根門頭顯現放光,示現本體,顯現本面。所以任何的舉動,都能很自在的去做一種表態,其實它所表現的,並不是要你在這表現上去認為:行是行,坐是坐,臥是臥。不要以任何的舉動,為實為不實;不要以這種舉動,為真為不真。像丹霞斬佛,事實上不是斬不斬的問題,而是他做這種表現,是要讓你在木頭上不執著為佛為非佛,為菩薩為非菩薩。
「斬」的意思是要掃除迷相,然後顯現木頭本面,連這個木頭也非木頭,就在任何的物境上,不做任何的義指。不以法為法,不以相為相,不以聲為聲,不以色為色,不以種種形為形,不以種種法界性為性;這樣的話就能脫黏解縛,隨起隨滅,即生即滅,了無自性,所以說如幻如夢。
顯現如幻如夢的境界,正所謂離性。能離一切自性,所顯現的實相本體,是大幻化本體,即是大法界的金剛不壞本體。這個就是在任何一切處,任何一切實,任何一切物,假如你悟入這個心的時候,現前的一切,都可以左右逢源。這代表我們的實相法界,到處都可以顯現無常的真常本體。
有這樣的理解以後,對於禪宗裡面所有的表現,像攬胸踏倒,抓鼻孔,像飛燕本來飛得遠遠的,向自己一抓,才知道原來在這兒,那裡有飛過去。這個都是示現音聲離音聲相,物物離一切名言相。法法現前的當體它沒有自性,沒有自性就是沒有主的意思,像火不自為火,水不自為水,冰不自為冰。法無所法,心不自心,何曾相,何曾不相!
當知一切名相,都是後世眾生去安立的,有共同的認定去建立各種文字相,設立種種的語言來表達,在還沒有發明文字之前,一切法都還是寂滅相的。像小孩子看東西一樣,雖然他認得,但他不會去取名,不在任何境界上去取名號。視而無睹一樣,不起分別相,聽而不聞。可聽一切聲音,在聲音上不做任何分別、取捨,這樣的話就能在色聲香味觸法的一切六塵中,體認實相的本體、實相的本義。不以思量入,不以非思量入;不以見相入,不以非見相入;不以聞法入,不以非聞法入,這要離兩邊,掃除一切對待的境界,把自性契入絕待的法界。
絕待就是一切法平等,一切法無二,一切法本不生。既然是不二,那麼就可以用手來表現實相,這個可以表現實相,那個也可以表現實相,他與我全身也都能表現實相。
既然一切法平等,所以處處是實相境界,電風扇也是,玻璃也是,鳥語花香也是實相,所有的物境、物語都可以示現實相本體。所以你要問,見本體到底是在那裡可見啊?
當體豎一個指頭或者是勒脖子囉!或者你在問的時候,用手摀住你的口。摀住口這並不是叫你不要說話,而是你在說中,假如能反觀自性,說的當體也不離它,不說也不離它,說不說皆不離它,所以也不必多說。在我摀你嘴的當下,手也是實相法界,你本身全體也是實相法界,音聲本體也是實相法界,乃至你剛問的那句話也是實相法界。而且問的當下,語言沒有自性,所以不為如此,也不為如彼,在語言上要脫空而立,要離一切相而顯現。「本無種種法,何用一切心」,不用一切心,一切法本來都是顯現實相本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