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密心要{卷1-9}下
顯密心要
{卷1-9}
下
尊貴的 力空金剛上師 開示
勿謂澈見底.尋思非性天
擬議不可否.觸目皆現前
現前無一物.非禪非思慮
參究所不入.迷悟俱不住
此悟非有無.莫將心性會
徒說無有益.心行勿謂知
「參究所不入」,你即使要參究它,認為這是什麼道理,那是什麼道理,已經入不了這個境界。因為,到這個境界是思慮所不及啊!你說道理都不是真正的道理。為什麼?一有道理可說?一涉入思量,分別推度、採集、推衍或歸納,這樣子推演也好、歸納也好,這些都是世論,世間的論述。在佛法裡面,已經超乎思量境、超乎語言境、超乎心緣境,(其實文字思議皆空,向什麼處有皆多餘),所以這些都是多餘的。所以,連這個參究都入不了,何況非參究,參究的意思就是醒悟,慢慢去覺悟它,慢慢去仿造它,去參究,當然是研機達理,研究機理,達理是達乎本體,這是為理。所以,擬議既然不能入,參究也不能入,這是因為離世間的語言相。執著參究者、執著於議論者、執著於禪定者,都不能夠超越它。禪定裡面,為什麼不能禪定來入呢?六祖說「生時坐不臥」,活生生的時候坐不臥,「死時臥不坐」,死的時候是臥而不坐,死時臥不坐,「同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」,這表示說,早已執著這個色身來禪定,這才叫做佛法的話,已經不是了。像百丈大師和馬祖道一禪師,他一直在打坐,問他:「你打坐幹嘛?」「打坐要做佛」馬祖就故意在旁邊磨磚,他問:「你磨磚做什麼呢?」「我磨磚要做鏡。」磚怎麼能做鏡,裡面沒有光照之本,沒有那種鏡體,是沒辦法現光,你再怎樣的磨,到最後,也成不了鏡。這樣比喻你沒有明心見性的話,你即使打坐,也沒辦法澈見本來面目,沒辦法解脫生死。否則的話,凡坐著應該就能成佛,外道。坐著為什麼成不了佛?執著色身的坐相,行住坐臥皆不可得,如來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要能夠在五蘊身之外、四大身之外,去參取本來面目。亦不離色心之外別覓消息。
「迷悟俱不吃」,就是到這個境界,迷也不可得,悟也不可得,因為迷跟悟是相對待而生的,有迷的關係,所以才教眾生去禪悟,既然沒有迷了,這悟也不可得,所以,假如你現在已經開悟,你還執著說我已經開悟,這也錯了,因為,能悟所悟亦寂滅故,能迷所迷不可得、能悟所悟也是寂滅,要能夠這樣去理解。法法皆無法、法法皆清淨、法法皆是本來法,本來法就是寂滅,了不可得,一相不生,自性空故,所以不管迷也空、悟也空,亦迷亦悟也空、非迷非悟也空,不必要著於實體。迷悟俱不受,不吃就是兩個都不要,不要著於心、著於身,不吃就是都不去理會這些,因為一理會這些,就受這些所迷,被迷所迷失就墮入凡夫境,被邪悟所迷就墮入外道、或斷滅空,因為,他們誤認為空就是悟、虛空就是悟,一切法皆不可得就是悟,空蕩蕩也是悟,這心錯誤。佛法空蕩蕩都能俱足萬德,所以不是頑空。問 : 真俗兩般滅,迷悟等性空? 答 : 澈悟悟本寂,何來吃不吃。
「此悟非有無」,真正達到悟境的時候,不屬於有、也不屬於無,不著有為法、不著無為法,這個有無俱不吃也一樣道理,因為離二相故、離真俗二相故,才能入不二法。
「莫將心性會」,也不要認為這個時候,就是明心見性的時候,用這樣去理會也錯,其實沒錯,只是著心就錯,一著心就錯,法上著法就錯、勝義上著勝義就錯了、勝解上著勝解就錯,乃至法上著法、佛上著佛,一切的定中著定,這個就是被種種法所拘束,變成一個落入巢臼,佛法要超越任何的境界,任何現前的境界,當體就要超越,這樣才能夠即有即空,隨處生起,當處即滅,要這樣子,緣起即掃,掃得乾乾淨淨,不要有任何的痕跡現前,就像飛鳥飛空一樣,你飛過,後面不要有痕跡出來,馬上飛、馬上空,都沒有痕跡,即有即空,雙運力才行,不要說飛過好久了才空掉,像飛機後面還留了很長的雲朵。其實佛法就是要能夠即行即空,叫做行空不二,即念即空叫念空不二,即樂即空叫樂空不二,即顯即空叫顯空不二,都要入於不二法,注意這點。莫將心性會,這個時候也沒有心可得、也沒有性可得,三心不可得,過去心不可得、現在心不可得、未來心不可得,覓心了不可得,你這個時候不要以為這個就是心,也不要認為這就是本性,本性既然屬於寂滅相,一法不立相,在這個心性上,你要知道本非心性,是名心性,所以心性則非心性,是名心性,這樣理解。本無心可印,亦無性可明,文殊莫文殊,眼不著沙金。
「徒說無有益,心行勿謂知」,徒說就是我們光說不練也沒有用囉!要實際去參究,不然的話,光是在那邊聰明的辯解、在那邊雄辯、在那邊逞口舌、逞什麼世間的英雄達人信口雌簧的辯解,這些都是落入世間法,你在怎麼辯都離不了思惟、離不了分別、離不了執著,執著於本境界,一有境界為執著的話,這個就失掉了無住的本體,無住的本體就是任何法都不能執著,像一個石頭長滿青苔滑滑的任何人爬上去都會跌倒、摔倒,任何知見都不能立,一立就不是般若智慧,般若智慧就是空,什麼到這裏都不能存在,一存在就滑倒、拉倒,就像金剛焰,一到這裡你整個知見一立馬上燒掉,一接觸馬上燒掉,那都不能存一絲毫的東西在,這叫做石頭滑,叫栗刺蓬、叫金剛焰、也叫一個大?毒,這個西藏有五毒,有最厲害的五毒,人身體一觸就爛掉,這個表示名相到這裡都不可以存,片雪入紅爐,紅爐馬上就熔化掉,世間一切百八知見就像雪入了大般若紅爐,馬上都了不可得,所以不入不能執著任何的法,以為這法是高、這法秘密、這法最上,這法怎麼樣,一切都不可得,高下不可得、殊勝不可得、平等不可得、不平等也不可得,到這一切給我閉嘴,連閉嘴也不可得。孔子見老子,目擊而會性,口張不能嗋,欲辨而辭喪,道可道非常道也,大德不德也。
「心行勿謂知」,你假如到這個地步的時候,心能夠如是的了解、如是奉行,這個境界到這裡的時候,不要說,我知道了,我知道了,你一說知道,早就不知道了,為什麼?涉入知見,這不是本來的知見,叫做知見立知,就是無明之本,所以在這正知見當中,沒有知見相可得,你不能認為說,我知道,犯了法上立法、心上立心、文殊上立文殊、法上立法是絕對不行,要能夠知道這法當體就是空,空哪有法可立,在知上本空,在知上哪有知可立,一有知可立,就有無知的對待現前,所以智慧之見不可得,這樣去想,所以不要到明明白白的時候說我知道,你說知道,你早就不是知道的啦!所以一對答的時候要說,我了解已經不了解了,因為他在了解上做了解會,會不對,以知道上做知道會,不對,以如是上做如是會,已經不是,所以經裡面說不於如是處而有彼如是,莫以了解中而做了解會,莫於了悟中做了悟會,這個意思都一樣,是一樣嗎?一樣也不可得、不一樣也不可得,要能夠每說即掃,每掃即淨,我說這樣子還需要掃嗎?不需要掃,為什麼?說出來當體就是空,還要掃什麼呢?妄念一顯現,當體就是空,你還要去個什麼?刪除什麼?要說刪除已經是多餘的了,也用不著刪除,也不是不刪除,不刪除就凡夫境界,一刪除就墮入勝解去滅法相。法寂無意會,心空萬相歸,以無所得故,三妙三菩提。
{待續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