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心要 {7上}
般若心要
{7上}
力空金剛上師開示
迥脫根塵.靈光獨耀.離身離境.凝然不動
儘未來際.常住不滅.無始今來.顛倒不失
無住無還.超物常住.不離不亂.無相孤標
觀大觀小.隨物自在.無是無非.真妄情息
隨情不墮.遠超權宗.自相亦離.純真無妄
我們看看「迥脫根塵」,這句話本來是祖師的語句,實際上我們的佛性是不著於六根,也不著於六塵,更不由根塵交蘆而起的六識,所以根不緣塵,塵也不緣根,根自根寂滅,塵自塵也是寂滅,因為根身器界,與外面的六塵境界,既然都是眾緣和合而生,所以他們的自性沒有差別,都是空,自性本不生、本不滅。而他的根,由浮塵根去了解淨色根,不管浮塵根或者淨色根,兩者一樣都是無自性,因為一切法都無自性,身心皆無自性,所以心與境也是一樣都無自性。無量諸法都包含根、也包含塵,也包含六識。六根、六塵、六識合起來就是十八界,十八界也空,十二入也空,根也空,所以說無眼耳鼻舌身意;塵也空,所以說無色聲香味觸法,這是在佛法般若空義裡面要能夠從根出根、從塵出塵,就是於根不著根,於塵不著塵,兩者之間也沒有緣生六識可得。因為六識主分別,比如說眼不緣色而生好惡之想,耳不緣聲,不起聲音厲婉之想,所以學佛要知道遠離根塵。
而所謂的遠離根塵,並不是要遠離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,也不能看、也不能聽、也不能觸、也不能覺,我們的色身難道跟無情物一樣?人為什麼生眼耳鼻舌身意?假如沒有作用的話,人跟枯木有什麼差別?天生我人,有了六根,為什麼又知道這六根是空,沒有眼可見色,沒有耳可聞風,沒有鼻可聞香,這些都是因為緣生無自性的關係。一切法既然都是緣生無自性,當然在根上不見根可得,在塵上不見塵可得,不可得並不是沒有,要搞清楚。假如認為不可得就是沒有,那糟糕了!沒有六根,人就不成人,沒有六塵,等於世界也沒有,其實幻生無量諸界,人也是幻生之一,既然幻生就有他的緣起,就有他的功能,而一切功能當體不可得,而不是無功能,一切法不是不可得,而是諸法自性不可得,諸法自性本不生,要這樣去會取,才不會落有邊或落無邊,不是落於常見邊就落於斷見邊,這是凡夫常常會搞錯的。
尤其學空義以後,很容易落斷見邊,認為沒有見聞覺知,就真的不能見聞覺知,這個應該要知道。於見離見,於覺離覺,於知離知,於聞也離聞,而不是無聞為聞,無見為見,也不是以無聞為無聞,無見為無見。因為當你離根塵之相的時候,一切法都是獨立顯現,獨立顯現就是不受緣生的差別比量,而當體現量現前。現量的意思是法爾如是的意思,一切法本自如是,一切根本自如是,變成勝義根,一切塵本如是,所以「六塵不惡,還同正覺」,能夠這樣去理解的時候,根身與器界,都是正覺之體,都是如來之體,都是實相之體,心就變成如來的妙心,相就變成如來的妙相,妙相也叫做淨,妙心也可以說是菩提心。其實真正的禪境是離語言相的,離解說相,離文字相,也離思量相,所以這樣的解說早就不是本面,但是本來面目也不離解說,也不離文字,也不離思量,也不離一切法。但要我們於一切法,離一切法,於一切相,離一切相,於一切身,離一切身,於一切色,離一切色,於根離一切根,於塵離一切塵,於八識離八識。這個是於法不著法,於相不著相,而不是滅相以後才不著相,滅根塵以後才不著根塵,這就錯了。
「靈光獨耀」,靈是可以說靈靈覺覺的佛性,自性光明。這個自性光明是獨耀,獨耀就是不受一切根塵的干擾,不受世間的任何一切法所障蔽,乃至不受一切諸障礙,就是不受一切魔力的障礙所障蔽,也不受業力的障礙,不受三際一切法所障蔽,也不受生老病死所障蔽,不受生住異滅的障蔽,一切法不能障蔽的,所以才叫做獨耀,獨耀就是獨自的顯現,耀就是顯現。因為這個顯現是不受諸法所掌控、所遮蔽的,叫做無能蔭蔽。因為這個自性是遍滿十方無所不在的,所以它能夠天上天下唯我獨尊,表示說這個佛性,這個大道之體是卓然獨立,不受諸緣所生,也不受諸緣所滅,諸緣生而不生,諸緣滅也不滅,但是,這個佛性可以於萬法諸緣同時展現。
雖然同時展現,一切緣會因為展現而生,會因為展現而滅,但是佛性,你緣生它不生,你緣滅它也不滅,這個是脫離根塵的關係。就像一面鏡子,裡面有好多好多的影子,這些萬物之影,有生有滅,有生老病死,有成住異空,有適時的凋謝,適時的輪替、交替,這個遞嬗,交替也是,念念都是隨無常轉,但是佛性不隨無常轉。就像鏡中的影子會隨無常轉,忽而有,忽而沒有,忽而聚合,忽而又散落,忽而顯現,忽而又隱沒,鏡中影子有無量差別、無量相,但是儘管你怎麼變幻,千變萬化,鏡的本體、鏡的明體,它不隨影子變。影變黃色它也不黃,影變褐色它也不褐,影變紅色它也不紅,影變白色它也不白,這個是一面鏡體,而這個鏡體,就代表我們的佛性,代表我們的真性。真性是不隨法轉,不隨相轉,不隨一切塵緣轉,不隨紅塵轉,常住自在,如如不動,解脫一切根塵的繫縛,這個叫做離緣而自在,離相而自在,無住而自在,無住而如如不動,這個鏡體的妙性是不可思議的,「靈光獨耀,迥脫根塵」。
「離身離境.凝然不動」,因為以佛性的本體來說,它是隨緣生而不生的,隨生顯而非顯,隨境現而不現。所以佛性雖然能立物現形,隨物現形,隨相現形,但是所顯的這個形,雖然不離佛性,但是隨緣所現的相,它是有世間性的,有無常性的,有交替性的,有緣生緣滅性的。它是不能歷久不衰的,不能亙古長住的,不能為世界主軸,等於它是念念在變,隨時代在變,隨萬法在變,隨一切人文在變,隨劫在變(劫就是時間)。所以,我們了解自性是湛然不動的,凝然不動,但是在凝然不動當中,它有隨緣的一面。雖然有隨緣的一面,它是不隨緣轉而跟著轉,不隨緣生而生,不隨緣滅而滅,這是因為它雖然能夠普隨一切法,然而不受一切法所凝著、膠著、染著,所以法生它不生,法滅它不滅。它可以與法一體,雖說一體而非一,雖然相異也不相異,因為,它能夠與萬物和合成一體,也不受萬物的遷流,所以非一也非異,不即也不離,這個是微妙處。
「儘未來際.常住不滅」,儘未來際就是指我們的佛性,從無始劫來,到無量劫後,它都是前不生,中無住,後不滅,無始無終的。佛性因為如此,所以才能夠真正成就無量壽之相,無有始終之相,所以它能夠歷久不衰。儘未來際,它是常住不滅,不像世間的一切法,就算是金剛石、金剛鑽,它也會隨著世界滅而滅,任何堅固、牢靠的東西,也終究有一天會壞。所以,世間諸法都是不可信、不可賴的,依山山倒,依海海竭,依金剛,金剛也會摧裂,所以只有佛性可依靠,只有三寶可依靠,只有自性三寶可以如如不動,如如不遷,如如不滅,可以常住不衰,這個實是佛性寶貴的原因。
{般若心要7 待續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