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覺心要{7}
圓覺心要
{7}
力空金剛上師 開示
與佛同在為真符.二六時中無妄念
以心印心相感應.不見生死最吉祥
「與佛同在為真符」,這個是有感而發,因為一般學佛人想要護身符,有用佛的形相,玉佛的,或用金去熔塑的,或者用寫的,或者用印的,印這些法輪,印這些咒輪,或者結種種咒結,依持咒力量,加持力量護身,這個都屬於有為法。當然有為法也不離無為的佛性,只是初學者,都是落於有為的保護法,有能保護者,有所保護者,有保護之保,能所宛然,這是還離不了生死心,離不了世間法。我們要更進一步的無能護,無所護,無護者,因為生佛不二。生佛不二因為我們所在的地方,就是佛所在的地方,我們在任何一個處所,任何一個時間點,任何一個空間點,不管遠近一切處,都不離佛的法性所加持之內,因為上師三寶,或說自性三寶,都是遍滿法界無所不在,遍滿過去遍滿現在遍滿未來,遍滿內外中邊一切處,遍滿東西南北,遍滿一切國度,遍滿一切方所,也遍滿一切動亂處,也遍滿一切寂靜處。所以你有這樣的佛性,跟佛打成一片,這個時候就能永遠平安,就是能夠永遠不離三寶,永遠不離金剛佛性,不離金剛三昧之體。所以你晝夜都吉祥,因為三寶是晝夜都同在,無盡相續都是在,普在一切處,那麼這樣去會取,這個是真正的保身符。符的意思就是符合的意思,我們的心符合聖心、符合佛心,我們的法也符合如來法,符合三寶的解脫法,乃至一切金剛不壞法,我們的心也是符合如來心,符合常覺心,符合普照心,符合金剛三昧心。這個時候就是三門與佛的三門一體無二,那麼我們走到哪裡佛就走到哪裡;我們修到哪裡,佛也跟著你修到哪裡;我們學習到哪裡,等於佛跟著我們學習到哪裡。所以你怎麼樣走都不離三寶,怎麼樣行都不離佛行,怎麼樣的作為都不離如來作為,這個叫「佛慢堅固」。佛慢堅固就是真正的護身符,金剛不壞符,永遠可以跟佛打成一片,融成一體,無二無二,平等平等,這個時候你也等於代表上師三寶,你就像是現世的活佛一樣,你所在就是如來本尊所在一樣,那麼你說法也等於如來說法,如來說法也等於你說法,那因為同體心無二,這個時候就真正的符合「佛慢堅固」,就是我們的身變成金剛身,語變成金剛語,意變成金剛心、金剛意,功德變成金剛功德,事業變成金剛事業,五輪與佛融成一體,入我我入本融一體,實無所入,這個是一切處遍滿,無不相入,無不相在,無不重蓋。這個就像學習基督教說永遠與上帝同在,這個道理很好,很像跟我們佛門這個「佛慢堅固」與上師三寶同在。這句法很深,雖然很平樸,好像沒有什麼甚深的意理,其實是最高的法門所理解的境界。
「二六時中無妄念」,二六時中,初學者沒辦法無妄念,前面起佛念,後面又起妄念,這個就像猿猴一樣,看到水果,看到樹木就一直爬來爬去,沒有一時可以停得下來,又像野馬一樣飛奔原野,飛奔在所有山地或者是所有的途徑中,任何有園藝的地方,或者牧場的地方,都是牠的足跡,牠不會說只有待在一個地方,原地不動,不會這樣子。我們心也是一樣,見一境就取一境,見一法就取一法,前念後念都是一直在攀緣,攀緣不已。攀緣境界而起心動念,然後分別執著,然後起憎愛之心,起欣厭之念,這個就會造業受苦。我們對法要能夠真正達於平等法界,所謂一念不生,而念念生中實無生者,念念顯現一切法,而諸法不可得,念念入於三昧,而一一三昧皆無自性;念念處於世間法中,也無世法可得;念念處於無漏法中,也無無漏相可得。要這樣融通於一切念,而無所念;融通於一切法,而無一切法;融通於一切心,而無所心。無有心者,無有法,無有相,無有住,無有觀,無有靜,無有動,無有種種行;以如是觀無所觀故,以如是相無所相故,以如是照無所照故,這樣才能一一入於無生法界,這才真正能夠無有妄念。而不是說像石頭,強壓壓住草一樣,如石壓草是外道法,不是佛法,不了解空義,不了解妄相本空,而強要把妄念壓住,或者是打壓,把妄念鏟除,這都是虛妄中加虛妄。因為妄念既然是妄就是不實在,不實在就用不著去鏟除它,用不著去討厭它,用不著去繫縛它,用不著去抹滅它,這都是多此一舉。法本空故夢本空,夢本空故相本空,相本空故一切幻化境界皆空,一切幻化境界空故,所有虛妄之心、動念之心皆空,動念所生之幻影更是空中之空;既然每一個妄念都空,你只要照見諸法空義,照見諸妄本空,一定能夠回歸真明。在妄中不見妄相,那麼這個妄就是正面了,在虛中不見虛幻之法可得,這個虛之當體就是實相的當體,每一個動念處,你就觀這個動念的當體是虛妄的,是空的,是無實的,在你任何的一一動念處都能回歸自性,這樣的動念是個好的動念。就像我們動念要念佛,每一個佛念每一個佛念都是慢慢淨化自己,慢慢知道能念所念,了不可得,知道我的自性不可得,如來的自性也不可得,三界一切自性不可得,都能會歸實相本面,會歸如來彌陀自性之念,這樣的話,每一個妄念都是不存在;因為妄念既然虛妄就是空,就是無所得,就是一法本不生,所以用不著去理它,去排遣它,都用不著。一照諸法空故,念本空,念本空故,一切不可得,就這樣的話,你雖然念,實無所念,你雖然起種種緣生,而實無生相,你雖然動種種的念頭,而一一念頭皆無自性,皆歸為實相之體,這個念就是六祖大師說,數數起念。可以數數起念,而不是說不能起念,像石頭一樣不能動念,像枯木瓦石一樣不能動念,這個話往往都是誤解佛法,教錯理路。不能動念,一念不生,認為你一點念頭不能起,那就變成石頭人,變成稻草人,那怎麼成得了佛!我們要能夠靜思惟,要能善觀照,要能辨實相,要能夠妙觀察智,要能平等性智,要能夠大圓鏡智,要能法界體性智,種種智慧都需要根本智與後得智,而且這些智慧都是要有般若的明辨力,否則的話就變成模稜兩可,變成糊塗作為,認為一切平等,認為一切不能起念。這樣,人也沒辦法做任何的事情,也沒辦法弘法利生,一切念都不能念,你舉念即錯,糟糕!我們所謂舉念即錯,是因為在念中執著這個就是念,這就是帶有色彩的念,而不是本淨之念,不是本然之念,不是如如之念,不是無漏之念,不是清淨本然之念,就等於這個念參雜毒藥,參雜邪見,所以這個念就不純。現在我們是要念中知道念相空,所以不管善念也空,惡念也空,正念也空,邪念也空,定見也空,散亂也空,要能夠法法皆入空,念念皆入空,這個時候就能夠把任何的差別相會歸於一念,會歸於清淨本體,會歸於如如不動的法界,會歸於念念無漏的隨之於三昧中,這叫做流水定。流水,你不能說讓它不流,水不流怎麼成為河流?水一定會流,我們念頭也是一定會念,但是要能夠念中不見念相,不著於念法,不著於念相,不著於念的種種舉義,等於說在河中的波浪,你不著於每一個波的個體,不著於每一個浪的個體,於每一滴水流的個體不起分別,要知道每一滴、每一滴,每一滴河都是潮汐河,每一滴河的波浪都是禪河、禪河之浪。所以浪也罷、濤也罷、水也罷,都是濕性,都是同一濕性,同一個禪心,沒有差別。要這樣才能夠前流後流,乃至中段一切流,段段都是禪河,段段都是定心。這是動中本靜,動中無相故,動中無我故,動中具一切法而非法故,動中具一切滅而非滅故,這是學佛的身身自在,臨懸自在,揚揚自在,谷谷自在。我們這個念相也是,一直過一直過,就是坐在這裡我們的身體也是一直過一直過,在業力的時間中一直遷流一直遷流。心,你說不念,這個心也是隨著業流一直過一直過,但是你要知道說過中無所過,因為在這個一直過的現象界,沒有過去相,沒有現在相,沒有未來相,所現的過去相也是虛妄的,現在相也是虛妄,未來相也是不可得,也是虛妄相,就是如夢中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了不可得,這樣去體會就好。
「以心印心相感應」,能如是理解的時候,用我們的心領受力量,用我們的心會意,用我們的心的領悟,跟眾生心的領悟,或者是凡夫心跟如來心的領悟,都是如如一體的話,那就沒有差別了。沒有差別這個真正之心印心,以心印心,當然就能夠相感應,因為心體是同在這個法界故,你的聖心跟凡夫的凡心,假如佛性都是同一體性,那麼就是同在一個法界間,融成不二,或者是本俱不二。
「不見生死最吉祥」,這個時候生死相了不可得,乃至涅槃相都了不可得,生死相、輪迴相都不可得,一切五濁相也不可得,所以最吉祥。因為能夠解脫真正的生死,因為知道生死本空故,能解脫一切煩惱;知道煩惱本空故,能解脫一切知見;一切知見本空故,能解脫一切繫縛;知道一切繫縛本空故,能立一切法;知道一法不可得故,能獲無盡功德。知道一切功德相不可得故,在不可得中了知如是得,了知如是證,了知如是慧,如是入於不二法界,以無住心印一切法,而無所法,亦無不法,做如是觀,實無觀者,做如是見,實無見者,做如是解,實無解者,如是如是,實無如是可得。如果能夠這樣,就可以步步行入實際理地,慢慢步步踏入真實法界,這是我們所希望的。
{圓覺心要7 完結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