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密心要{卷1-9}上
顯密心要
{卷1-9}
上
尊貴的 力空金剛上師 開示
勿謂澈見底.尋思非性天
擬議不可否.觸目皆現前
現前無一物.非禪非思慮
參究所不入.迷悟俱不住
此悟非有無.莫將心性會
徒說無有益.心行勿謂知
「勿謂澈見底,尋思非性天」,這句話是在講我們澈見法界的自性,澈見自己本性的時候,不要認為已經到最圓滿的地方了、到最徹底的地方,因為所有的法性境界,其高無上、其大無外、其深無底,所以不能以世間的範圍去範圍它,所以高而無上,低不見其際,九淵之下都還不能說是底,有頂之天都不能說是最上,就像虛空一樣,它就沒有邊畔、沒有身相可得,那真正澈見本性的時候,沒有能見、沒有所見、沒有見者,所以不能說已經澈見或者非澈見,有澈見就墮入凡夫見;沒有澈見又墮入斷滅見,所以說,應該要兩邊能夠徹底刪除掉。刪除就是說兩邊之見,對立之見,皆不可得,近一步講,皆寂滅故,若知見立見即無明本故。
「尋思非性天」,假如落於尋思,尋思就是尋伺思惟,有了尋伺比較細,思惟就比較粗,不管粗細種種的心地思考、揣度,這些其實都是自性的天然本性,都是天性本具的佛性,這個叫做法爾自性,法爾如是的自性,因為一涉入思量境界,就落入有為法,所以佛法說,不屬於思量境、不屬於心緣境、不屬於文字境、不屬於語言境,要超乎這些境界,才能真正澈見本來面目,性天可以說是本來面目,本面無一法,立破不可得,現量赤子境,罔有虛實心。
「擬議不可否」,我們雖然要擬議,本來說擬議即差,你硬要說這個是怎麼樣、或不怎麼樣,馬上已經不是本來面目了,因為一起心動念,妄念相一起,馬上屬於非量境界,已經不是現量的本體了,所以已經是入於比量的境界了,比量就是彼此的比對、有分別心、有執著,妄念起。擬議不可否,但是,有人說佛法不可擬議、不可擬思、不可議處,議就是議論。其實,也不是說不可以議論,因為,你假如知道議論的當體也是寂滅的話,為什麼不可以議論?尋思也是空的話,怎麼一定要不可尋思呢!你假如知道空義的話,尋思也罷,議論也罷,都是空、都是如夢境在做尋思、夢中在做議論,所以議論等於沒議論,空故,夢裡起等空故,擬思當體也是虛妄,所以,你醒的時候一法不可得、一法不可即,所以,知道這個擬議、尋思,當體都不離自性空,這個時候,擬議也可以、議論也可以,議論,就是變成一種善分別智,或是妙觀察智,思惟就變成靜慮,靜靜的思惟,所謂靜靜的思惟,就是不離空性而思惟,所以,這個就沒有所謂的不可思、不可議。一涉入不可思、不可議思惟者,思議的執著者,而說不可思、不可議,當你又執著不可議、不可說的時候,又著非法相,一個著法,一個著非法,這個都是墮入兩邊,所以到這境界的時候,非議非不議,非說非不說,要能夠離兩邊,才能真正知道本體是什麼,不可否,不可否就是也不自是、也不自非,不以為這個不可以、不以為這個可以,這個不可否,不認可,也不否定,不認定它應該如此,也不否定它,這就是要離兩邊的意思。兩邊本來空,對立不可得,中亦不自中,誰可議非議。
「觸目皆現前」,假如能這樣的理解的話,那麼觸目所見一切法,都是實際理地的法,都是本體、本如境界所現,都是一真法界本際理事,理中之事,事中之理,事理不二之境界,所以觸目皆是,這是物物皆彰本體、法法皆顯本面,能夠這樣子理解的話,這宇宙一切萬法、依正山河,無不是佛法,一切法都是佛法。任運騰騰無一物,緣生性空誰遷流。
「現前無一物」,現前,就是佛性是包含無盡的法界,萬類皆在你的佛性裡頭,但是,為什麼說無一物呢?正因為俱萬法、俱萬說、俱足無量相,而一相不可得,為什麼這樣?因為見相非相故。要知道一切相本不可得故,一切相本無名、本無號,本無名相可指陳,一一都是寂滅本體、一一都是自性本空的自體,就像海中有無量波,但是這個波浪,我們要去把它分別是海狗浪、或者是勇士浪,或是五月五日投水死的屈原浪,什麼浪都可以去把它取名,都是波而已,在這個波也是水而已,水也是一濕而已,濕性也是一個鹹而已。對不對(豈可對不對!)?千波萬浪止於水,都要這樣去想(實無想者);現前無一物,一切法現前的當體,這一法不可得,這是一個現前就是妙有,無一物就是真空,真空妙有是不二的,現前就是一切事,事事無礙法界,無一物就是理,理無礙法界,事理無礙,這個現前就是不著無為法,無一物不著有為法,所以叫做不住無為、不著有為,離兩邊,現前就是屬於俗諦,無一物就是真諦,真俗不二,所以說現前無一物。問 : 理契一如謾解說,答 : 狃習戲劇任搬演,曾無實法祇誑人。?
「非禪非思慮」,禪代表禪定,在這裡代表定力,不亂的定,不隨物慾轉、不隨眾相轉、不隨俗諦轉,這個是禪,外不著於相,這是禪,內心不妄分別、內心不起,這是定。現在知道,一切境界本來空,這個時候,就能夠知道禪定的境界,不屬於有為、不屬於無為,因為,有為、無為總是對治之法,現在入於中道勝義諦的時候,禪定境界相也不可得,思慮的掉舉相也不可得,思慮,代表妄分別境也不可得,禪定境也不可得,這是因為禪定的境界也空,思量境界也空,才能夠雙超思量與非思量的禪定,為什麼,禪定也要超?其實禪定是不可超的,因為,禪定的本體就像虛空一樣,虛空怎麼能超,虛空無物怎麼超,虛空無相怎麼超,有相的境界才能超越它,無相境界是遍滿一切處怎麼超,無相沒有界限,我們怎麼超越界限,所以說,實無法可超,亦無相可著,沒有相可著,就是不著一切思量境,也無空可立,所以,連禪定都不起、都不生,入於寂滅定、入淨定都可以這樣說,所以非禪非思量,也不屬於禪定境界,也不屬於思量本體的境界。心空境本寂,定亂兩不依,法因心病立,無瘡謾求醫。
{待續}